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

老昆明的老字号、老招牌和老“吆喝”

来源: 昆明日报   2023-07-14 08:40   字号: [        ]

老昆明商家揽客手段不少,应有尽有,各有奥妙。一般来说,坐商多诉诸视觉,以字号自命,以招牌揽客,更以商品或商品形象揽客;游商则多诉诸听觉,常用吆喝揽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这些揽客方式都带上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昆明市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留下了许多轶事。如吆喝,既有汪曾祺听到的“苗族女孩吆喝:‘卖玉麦(苞谷)粑粑——’声音娇娇的,很好听。如果下点雨,尤有韵致。”(《昆明的吃食》)。更有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杨振宁、朱光亚、黄昆、邓稼先等在昆明走街串巷地吆喝“破铜烂铁找来卖——”这是为建造粒子加速器发起的收集废钢铁行动……

昆明老商铺的“字号”

商铺最大的招牌是“字号”,即商号的名称。早年商号取名讲究彩头,讲究吉利。如“同庆丰”“吉庆祥”“长美居”等等。有的店家“以名明志”,表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特色,如“精益眼镜”、“二我轩”相馆、“存真”相馆、“体德”药堂、“允香斋”酱园、“永香斋”酱园、“味美斋”酱园、“万卷书店”“崇文堂”租书铺、“崇正”书局、“东洋人力车公司”“通运汽车行”等。有的店家干脆用店主姓名命名,如“子雄照相馆”“阮氏长春坊”“王运通药室”“黄良臣医馆”等。老昆明的商铺对昆明“四季如春”的“春城”之称自信满满,商号取名还喜欢带一个“春”字,特别是餐馆,如“玉春园”“临春园”“玉春阁”“共和春”“富春楼”“海堂春”“万家春”“映时春”等,西餐馆也有个“得意春”,茶馆则有“物我春”等。

由于“创牌子”不易,往往要苦心经营,历经沧桑,与时俱进而初衷不改,坚持数十年甚至百年,口碑在民,“老字号”或“老招牌”才得造成。不少昆明商号还在“招牌”上下功夫,制作“名牌”,以迅速扩大本商号的知名度。昆明中药名店“福林堂”取自三国名医董奉为穷人治病不收诊费而只要求病愈者在后堂种植杏树的典故,有“福泽杏林”之意,又请昆明名家陈荣昌题写“福林堂”金字大匾,高悬店门,这个“招牌”显然对“福林堂”的名气加分不少。清乾隆年间,一个姓曹的老板先后在今天的文庙街口开了个“四合园”茶铺,又在今天的正义路上开了个“宜春园”,也是茶铺,据说曾请大学士钱沣题写铺名,悬于铺前,以博风雅。后来的糕饼店老板更牛,据说把其看家产品四两坨送到北京,慈禧太后吃了大加赞赏,题赐了一块“合香楼”招牌。

据清光绪九年(1883)所立《重建药王庙碑记》所载,当时为重建药王庙捐款的就有福林堂、福寿堂、春生堂、太元堂、春澍堂、颐元堂、济缘堂、济生堂、太和堂、同安堂、万生堂、六和堂、大有堂、颐和堂、吉元堂、春杏堂、芝茂堂、德寿堂、芝生堂、万元堂、杏林堂、福安堂、颐安堂、春元堂、德顺堂、大德堂、体仁堂、至德堂、十金堂、芝宝堂、德和堂、春华堂、鹤龄堂、万泰堂、有以堂、福顺堂、仁聚堂、仁济堂、上全堂、崇积堂、永和堂、采芝堂、恒泰堂、人寿堂等,可见当时堂铺招牌的“主流”倾向。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店铺招牌的故事不少。据说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湖南人到昆明文林街开了家牛肉馆,以故乡取名“潇湘馆”。西南联大教授吴宓路过此处,大为不满。吴宓是《红楼梦》专家,认为此“潇湘馆”是对林黛玉与其“潇湘馆”的大不敬,接下来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一说吴宓教授上门声讨,主人不听,吴教授竟挥手杖砸店,幸而有人调停,将牛肉馆名改为“潇湘食馆”了事。另一个版本要温馨得多,说吴宓找到老板,付钱让他改了名,叫“潇洒馆”云云。

还有一个抗战时的故事更温馨,一些西南联大学生喜欢吃昆明人做的白斩鸡,因昆明话里白斩鸡叫凉鸡,于是有联大同学以“坐失良机”的谐音为食店取名:“坐食凉鸡”——妙哉!

老商铺的“无字招牌”

老昆明人开店设铺,招牌就是脸面,非常重要。这些招牌按行业不同,有不少约定俗成的规则。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表白,直书商品。如当铺内要设高柜,门前写个大大的“当”字,这是“明代遗规”,可谓源远流长。药材铺拦柜两头各竖一块长三尺、宽近一尺的金漆标语牌,上刻四字,多为“膏丹丸散”“生熟饮片”之类,檐前又悬挂金漆长吊牌,上刻“本堂选淮、浙、川、广各省地道药材,遵法炮制,发客不误”之语,夜间营业,则在铺内挂大灯,称“满堂红”。京果铺也挂金漆招牌,上书“京果干菜,闽广海味”等。糕点铺的金漆招牌上则写有“龙凤喜饼,满汉茶食”字样。帽铺招牌有书“冬夏满帽,文武朝冠”等,都是八个字,朗朗上口,以便阅读。

老昆明不识字的人多,对“有字招牌”无感。为吸引这些潜在的消费者,老昆明商家又“以物表意”,挂个象征性的物品或直接用商品展示于人。据罗养儒《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记载,旧时昆明银钱兑换铺要在铺前左右檐角吊上两串木钱,共分五节,每节类似二百文的铜币制钱,涂为黄色,再套上一个红布小罩。铺面当中还会悬挂一个锡制元宝,下坠须子。

诸如此类的还有:裱画铺门前装有三道画窗,两直一横,上面绘有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脂粉铺则在柜台两端放置铜制涂金商标,或为马,或为鹿,或为凤,或为刘海戏蟾之型;剃头担上则插一面小红旗,有清初“奉旨剃头”旗帜之遗义;早年卖线街和少白楼之素酒馆在门前插一竹竿,挂一蓝布酒帘,更是“数百年遗风”尚存。纸张铺直接把若干捆棉纸陈列在铺前,布铺则把若干匹布陈于柜台两端,更直截了当。

街巷叫卖“市声”高

老昆明谚语称:“生意不好,喊声不到。”旧时小贩和工匠走街串巷,招徕生意,都少不了吆喝叫卖。

这些商贩、工匠的吆喝声音都足够大,就是隔墙隔院坐在家里的人都能听到。吆喝的腔调也自有特点,使用的是昆明方言,还有滇剧、花灯、调子的影响,并保存着古代内地叫卖的某些腔调。早年小贩行走昆明街巷,边走边吆喝,此起彼伏,或拖长尾声,或变化音调,但一听就知道他(她)卖什么了。如卖药多是男声:“肚子疼呢么买药——”“咳嗽、发烧呢买药啦——”“有胃病呢买药啰——”等等,卖的是治常见病的药。吆喝卖吃的最多,男女都有,如“官渡粑粑——”“麦粑粑——”“水豆腐——菜豆花——”“卖牡——丹花根”“豌豆粉——”“甜——白酒——”“冰糖沙林果——”“臭参——”等等。有的多是女声,尖声细语,如“卖小白芨——”“卖花椒叶儿——”“卖千针万线草——”“橄榄水——”等等。

走街串巷提供服务的也吆喝,如“起刀——磨剪子——”“乱头发换针来哎——”“打缸箍——编甑板儿”。有的还层层递进,自报品牌,旧时云南大学西侧坡上一条小巷中所产风炉是名优产品,吆喝词如下:“卖——风炉——云大风炉——要云南大学背后的风炉么来买喽——”。

有的吆喝还穿室入户,进了茶铺。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汪曾祺在昆明泡茶馆时就常见“女孩子来卖炒葵花子,绕桌轻唤:‘瓜子瓜,瓜子瓜。’”这“瓜子瓜”让他印象深刻,并留下了“枯肠三碗嗑葵花”的诗句。他还记得“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雨》)。在汪曾祺的耳里,“苗族女孩吆喝:‘卖玉麦(苞谷)粑粑——’声音娇娇的,很好听。如果下点雨,尤有韵致。”

昆明走街串巷的商贩吆喝有“叫卖”的,也有“叫买”的。早年让人印象最深的“叫买”声是:“咦有——旧衣烂裳,找来——卖——”此一吆喝,起承转合,如唱如吼,粗犷豪放,不少老昆明人至今记忆犹新。旧时听到吆喝声,一些居家妇女就会搜出几件早就不穿的旧衣服,走出大门高喊一声:“收旧衣裳的!”那小贩闻声停步,就开始验货讲价钱做买卖了。早年昆明一般人家都比较节俭,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加上兄弟姊妹多,哥姐衣裤穿小了弟妹穿,拿得出手的大多是“烂裳”,不过也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拿到山区农村去,也还可以再利用一下。

老昆明档次最高的“叫买吆喝”出现在1942年。当时西南联大物理系计划建造一座小型回旋式粒子加速器,需要大量钢铁。抗战时期,钢铁是军事物资,既缺又贵,联大买不到也买不起,只好发动大家收集废钢铁。参加此项活动的先后有联大物理系学生杨振宁、朱光亚、黄昆、邓稼先等人,他们提着麻绳,拎着箩筐,在昆明城里走街串巷,用昆明方言吆喝“破铜烂铁找来卖——”但几个月下来,仅收购到100多斤废钢铁,研制回旋加速器的“会战”终于夭折。后来,杨振宁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光亚、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黄昆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并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恐怕是史上最高级别的破铜烂铁“叫买”人了。

敲打叫卖有“器声”

小贩工匠行走街巷招徕生意时,有的也不用很累地吆喝,找个什么东西敲打发声就行了。但也要约定俗成,如手掌大的小铜锣一敲,“咚——咚——”节奏很慢,昆明人就知道阉鸡骟狗的人来了。如果把竹筒敲得“当当”响,那就是卖饺掺面的来了。时间一长,那饺掺面也被叫作“饺当当”了。还有甩“铁板”的,把七八块火柴盒大小的铁片串起来,一甩就是一串“叮叮当当”的脆响,那就是补碗补锅的来了。家中有需要,大人会让孩子先出门叫住工匠,然后送出破锅破碗,工匠摆好架势,钻眼、打钉,扣紧,进而滴水不漏,堪称绝技。而有马蹄铁板敲响,“叮叮——当”“叮叮——当”,那就是卖麦芽糖的来了。汪曾祺在《跑警报》中说,昆明的叮叮糖“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

听见“叮叮”声响,一群娃娃会跑出家门,跟在卖糖人后面,合着铁板声喊道:叮叮糖,糖叮糖,吃了不想娘!

有的卖糖人不高兴,回头吼一声,娃娃们一哄而散,跑得远远的。继而再跟了上来,儿歌又唱起来了。卖糖人一转念,这也算是不要钱的广告,于是乐得不吱声,高兴时还会抓点碎糖给娃娃吃。

如果巷里有了“嘣咚嘣咚”声,那就是卖嘣咚的来了。那是一种貌似封口无座高脚杯状的玻璃器皿,大小不一,极薄,易碎,一吹就“嘣咚嘣咚”响。卖货人边走边吹嘣咚,娃娃们跟在后面,大声喊道:嘣咚嘣咚,即时买来即时送!

这回有点砸牌子,卖嘣咚人回头一瞪眼,娃娃们大笑而散,一边跑一边还唱“嘣咚嘣咚,即时买来即时送……”

抗战时期,还有诸如此类的“叫卖”儿歌:蚊烟蚊烟,国难期间。打倒日本,捉拿汉奸。(朱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