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686175779-202211-399572
文号
昆政办〔2022〕54号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2-09-09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企业:

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一、 昆明气象事业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昆明气象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成效。

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日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区域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实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明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日益凸显。

气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及发展规划,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实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专项服务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主要农经作物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生态气象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气象、滇池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建共享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和服务支持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助力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显著,实施昆明市城市主供水水源区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保护烤烟等农经作物。康养产业、智慧旅游等专项气象服务持续深入,石林县、晋宁区成功申报“中国天然氧吧”。深入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化水电站建设、城市内涝、滇池航运、烟草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满意度从2016年88.4分提高到2020年90分。

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气象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建成由1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687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个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探测站、1部多普勒天气雷达、4部闪电定位仪、25部大气电场仪、5个自动土壤水分站、2个气象卫星接收站、1个酸雨观测站和1个国家一级辐射站等构成的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认证。预报预警准确率持续提高,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88%,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35分钟。6个县(区)建成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打造以“互联网+气象”为核心的服务模式,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强。10个县级气象台站完成基础设施提升改建,12个县级气象台站达到气象现代化建设标准。新建22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完成市级和6个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提升改造。气象现代化建设综合评估全省排名第一。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组建1个市级创新团队和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实施科研项目41项。发表科技论文38篇,出版论著2部,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成果专利授权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全市气象科技人员中级职称以上占67%,高级职称以上占12%。9人次获得省部级表彰、25人次获得地厅级表彰,1人被评为昆明市劳动模范,1人被聘任为省级首席预报服务专家。

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昆明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气象事业发展投入稳步增长,国家级财政投入1.59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07亿元,有力保障昆明市气象事业发展。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着力强化政治意识,推进正风肃纪。抓紧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全市气象部门6个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发展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注入了强大动力。

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新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昆明市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十四五”昆明市气象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事关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

气候变化和局地极端天气频发带来新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多样性、突发性和极端性明显增强,增加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难度。随着昆明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孕灾环境将更加脆弱敏感、承灾体将更加暴露、致灾因子将更加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风险提升,放大效应和连锁效应扩大,气象防灾减灾任务更加艰巨。科技创新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技术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和服务方式持续变革注入新动能。

对标高质量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昆明市气象事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气象精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不足,专业专项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二是气象精密监测能力亟待加强,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尚不完善,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专业气象监测能力不足,装备技术保障水平不高,观测系统升级换代任务紧迫。三是气象精准预报业务存在短板,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不高,气象预报预警智能化水平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测能力亟待提升。四是气象信息化建设面临转型压力,行业信息系统的互联共享和整合需求日益迫切,气象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源、系统流程等改造难度大,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五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建立,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总量不足。六是气象重点领域改革还需深化。气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气象法治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气象与行业部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对气象事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气象研究型业务发展,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完善适应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气象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开放合作,统筹推进区域气象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适应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管理体系,气象对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昆明市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争创全国一流。

——精密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完成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升级改造,雷达探测精度达到150米。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重点易灾区和人口主要分布区气象观测站网全覆盖,城市大气垂直监测能力和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滇池生态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和雷电监测网更加完善。

——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智能。24小时气象要素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0分钟。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0%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42分钟。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更加完善,智能化、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

——气象服务更加精细高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更加完善,初步建立基于场景、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智慧气象赋能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效益显著提升。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2分以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1290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气象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完备。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省”、“市—县”气象网络带宽分别提升至400Mbps、200Mbps,初步形成基于“云+端”应用体系,气象数据共享开放和融合应用效益大幅提升。气象标准化体系更加健全,气象科技和人才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气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

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雷达探测精度(米)

300

150

预期性

2

自动气象站按5公里×5公里布点覆盖率(%)

82

100

预期性

3

24小时气象要素网格预报精细度

空间分辨率(公里)

5

1

预期性

时间分辨率(分钟)

180

10

预期性

4

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

88

>90

预期性

5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35

>42

预期性

6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88

>95

预期性

7

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平方公里)

1000

1290

预期性

8

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400

600

预期性

9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90

>92

预期性

10

信息传输

市到省网络带宽(兆)

100

400

预期性

市到县网络带宽(兆)

50

200

预期性

三、 重点发展任务

(一)构建融入发展、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1.面向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联动和快速响应机制,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深度融入昆明市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编制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规范,推进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

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天气雷达探测精度,增补和优化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布局,提升对灾害性天气及衍生灾害气象要素的精密监测能力。加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站点建设,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加强重点危化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雷电监测,实现雷电智能识别,提升雷电预警能力。提高遥感气象卫星数据应用水平。强化对昆明市主要气象灾种的快速识别、精确定位、精准预警,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预警业务。

加强气象预警发布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构建社会全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体系,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实现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支撑能力建设。开展昆明市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推进风险普查成果在城乡规划、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深度应用。研制气象灾害监测识别指标体系、灾害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和模型,建立市、县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

2.面向生产发展,智慧气象赋能经济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优化农业气象站网布局,加强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应用,开展昆明市高分辨率主要粮食作物、特色农产品精细化气候区划和分灾种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完善覆盖关键农事活动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提升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创建高原特色“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品牌。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推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数字乡村建设,做好平安乡村建设气象服务。科学布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加强作业装备标准化、信息化改造,提高空中和地面精准作业能力,强化重点区域、重要农事季节抗旱防雹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加强交通物流气象保障服务。构建交通气象监测网,开展交通高影响天气敏感区域的风险调查与评估,发展面向运输、调度、维护等各环节的智慧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聚焦服务国家交通物流大通道和能源大通道建设,主动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加强对物流枢纽、重要节点、重点园区的气象保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通路、通航、通商安全和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发展全域旅游气象保障服务。挖掘春城气候禀赋优势,开展面向旅游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提升精准旅游专业气象服务能力。针对暴雨等影响公众旅游的气象因子,研发旅游天气保险指数类产品。

拓展康养气象服务。对标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实施负氧离子、气候舒适度、大气相对含氧量等环境属性要素监测评估,开展康养气候环境指标评价,提高康养气象服务能力,助力打造特色气候康养地。

3.面向生活富裕,气象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城市群气象服务体系。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系统互联、流程对接和业务协同,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区位优势,探索构建昆明市辐射滇中城市群的气象服务新格局。

推进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气象现代化发展差距。应用新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展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气象服务,满足公众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降低用户接受气象信息的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4.面向生态良好,气象服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生态治理气象服务保障。综合考虑高原植被空间分布、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等特征,建设完善覆盖湿地、森林、草甸、农田、水面生态的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典型生态系统的长期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站,发展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提高生态气象立体监测能力。加强气候资源评价业务体系建设,强化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完善针对重大工程建设、城乡规划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技术体系,开展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

助力昆明市碧水蓝天保卫战。以保障滇池湖滨生态湿地生态环境、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高原湖滨山水城市建设等为重点,推进生态保护、气候可行性评估及气候品质评价服务,提高气象对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加强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共建共享共用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体系。继续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潜势预报预警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作用。

(二)构建协同高效、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1.以城市小微尺度观测为重点,发展精密监测业务

优化调整观测站网布局。以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为骨干,以区域气象观测站为主体,以专业气象观测站为辅助,以社会气象观测为补充,构建覆盖昆明市的小微尺度气象观测体系。持续推进5公里×5公里的网格化区域天气监测网布点建设,提升站点观测要素种类,升级乡镇所在地自动气象站。实施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建设,开展雷达观测新技术研究应用,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针对重点服务领域,完善农业、林业、交通、生态环境、旅游等领域精细化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扩大公众气象观测志愿者队伍,发展社会化气象观测。

发展先进观测技术和装备。推动气象观测装备技术智能化和观测协同化,加强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高集成新型气象观测装备的业务应用。新建和升级北斗导航水汽垂直观测系统,推进水汽垂直观测站网建设。建设大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观测系统,发展自动探空系统,提升大气立体探测能力。建设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开展空气质量垂直监测分析。

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观测业务用户满意度评价反馈机制,开展供需状况滚动评价,促进观测资源优化配置和观测数据的持续有效供给。

2.以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为基础,发展精准预报业务

推进智能预报平台建设应用,实现多层级多业务岗位共在“一平台”上操作、共织预报数据“一条链”的业务运行流程,推进气象预报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型方向发展。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实现0—1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1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发展延伸期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升气候模式产品应用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与水务、水文水资源、农业农村、森林草原、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跨学科融合,推动定量化评估和风险预警产品研发,提高基于影响的多灾种预报和风险预警水平。

3.以自动感知智能制作为特色,发展精细服务业务

打造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平台。部署基于“云+端”的共享共用气象服务数据资源,融入智慧城市,推进部门间信息的快速、无缝隙交换,开展智慧城市多元信息融合处理应用,形成基于场景、位置和智能感知的情景互动服务,实现预报业务向客观化、自动化、数字化、全程安全监控全面升级。

4.以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抓手,保障业务运行安全

构建防控智能的气象信息安全体系。推进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与业务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加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信息网络安全规定,提高气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三)构建独具特色、聚力汇智的现代气象科技体系

1.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引领跨部门跨行业融合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对昆明天气气候、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区、敏感区和典型区,开展相应类型的野外科学试验研究,提升对城市小气候监测预报和城市群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建设气象科技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对昆明市气象科研项目、科研仪器、实验设施、试验场地、科学数据和科研成果等气象科技资源的规范管理,实现气象科技信息的动态监测、分析、检索和服务。

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适应专业气象服务需求,深化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气象科研与业务岗位配置。促进跨行业、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开展“气象+”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研究,提升综合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协同创新能力。加强气象条件对农业、环境、健康、交通、能源等影响分析,重点开展主要农经作物气候适应性试验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道路结冰监测预警试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管理机制,完善以技术突破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

2.引进和培养并举,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培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依托昆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引进培养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发挥“昆明市高校发展合作联盟”和“昆明科研院所发展战略联盟”的优势,着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夯实人才基础,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业务培训,发挥创新团队在业务攻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3.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

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推进昆明太华山气象站、昆明市气象局、昆明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科普场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创新气象科普服务模式,加强对昆明气象文化的挖掘,提升科普宣传软、硬实力,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源投入气象科普工作,提升气象科普宣传社会效益。

增强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建立引导气象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科普创作的考核和支持机制。加强气象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推广,推动科技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丰富群众性气象科普活动,发挥科普品牌示范效应,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

(四)构建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

1.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与气象业务深度融合。树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为促进的理念。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延伸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气象干部队伍建设,在业务岗位中专设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团队。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加大气象文化宣传力度,拓展气象文化传播途径。强化昆明特色气象文化品牌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文化交流机制,提高气象软实力。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法治化和标准化建设

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构建“云+端”气象技术体制,推进基于新型技术体制的流程和业务布局改革。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清单,推动气象服务融入式、多元化发展。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调整气象业务和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持续推进气象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

加强气象法治化建设。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估,修订完善气象法规规章和相关制度。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气象普法宣传。

强化气象标准化建设。参与气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昆明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加强标准宣传贯彻。

3.拓宽开放合作领域,探索多方合作共赢新模式

建立完善全行业间互动合作机制,深化与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的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完善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配套政策措施,深化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四、 重大工程项目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精细化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网。升级改造1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个高空气象观测站。建设1个市级、9个县级应急气象保障车载系统。完成14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换代。完成昆明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改造,建设9部X波段天气雷达。推进相控阵天气雷达示范应用,完成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建设,开展雷达观测新技术研究,提升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部署12套北斗导航水汽垂直观测系统,建设1个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建设5部地基风温廓线雷达系统,补充昆明风、温、湿、压等要素垂直观测。建立遥感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开展滇池水域蓝藻水华、森林火险、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评估及应用服务。在重点危化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布设雷电监测设备,建成106个地面大气电场仪,升级2个二维闪电定位仪,实现雷电监测乡镇街道全覆盖。搭建智能化雷电监测实况服务系统,实现雷电智能识别,研发集成闪电定位、大气电场、雷达与卫星等多种观测资料的新一代雷电预警系统,提升雷电预警能力。

推进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部署。建成1个市级和9个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实现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制度体系,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防控系统。组织开展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台风等9种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区划,建立市、县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和气象灾害风险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基于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阈值指标和承灾体脆弱性特征,建立分灾种定量化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建立精细化智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构建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一条链”,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产品“一张网”,打造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一平台”,切实提升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能力。

建立完善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系统。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新建42个重大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站点,提高山洪地质灾害精密监测和精细化预警服务能力。

(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编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应急预案和行政村行动计划,优化与综合防灾减灾相适应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气象部门与社会企业协同,发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增强小农户抵御气象灾害风险能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点。

完善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持续推进气象服务“三农”工作,升级现有5个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30个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和9个自动土壤水分站,构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气象专业监测网。加强卫星遥感数据在农业气象领域的分析利用,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完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建立“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模式。拓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质量溯源,为农产品灾害性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美丽昆明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建设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完成昆明市大气成分观测设备的升级更新,开展城市边界层大气成分垂直结构观测和温室气体跟踪监测,建立大气环境精细化网格数据分析平台,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气候分析预测和污染天气潜势预报等关键技术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规划、工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建立滇池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建设滇池保护治理气象综合观测站网,新建1部滇池流域强降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2套湖面综合生态气象监测站、40套滇池流域自动气象站,完成滇池保护治理业务服务应用环境升级改造。建设2个滇池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站,配备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梯度观测系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开展滇池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环境要素的梯度观测。新建滇池保护治理蓝藻气象遥感监测及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气象数据保障能力。

推进生态保障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在雹灾多发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主产区和生态重点保护区优化调整地面固定作业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改造11个固定作业点。深化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示范,建设4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示范试验作业点,装备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环境信息采集器。提升现有地面固定作业点安全等级,推进火箭、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更新改造。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四)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构建康养气象支撑体系。建设空气负氧离子观测网,新建19个负氧离子观测站。挖掘地方特色气候资源,开展人居适宜度分析评估,加强气候宜居评价服务,创建昆明全域“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国家气候标志。开发关系民生福祉的系列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宜居气候、康养气候、度假气候等指标研发及监测评估。

建设旅游气象服务监测预警平台。在昆明3A级以上景区和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重点区域建设33个气象观测站点。构建旅游气象服务平台,研发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旅游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推动建设国家气象公园、避暑胜地、避寒胜地、特色气候景观等系列昆明特色气候生态旅游品牌。

建立完善交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在昆明市高速公路建设4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站点间距50公里,在浓雾多发、易结冰路段,加密布设观测站点,站点间距设置不大于5公里。实现交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与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间的及时共享。建立交通气象灾害预报业务指标体系,开展基于影响的精细化交通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服务。

(五)气象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工程

实施气象业务信息系统云化工程。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升级改造市县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业务、服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云部署。提高气象业务网络通信能力,“市—省”、“市—县”气象网络带宽分别提升至400Mbps、200Mbps。推进5G通讯在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应用,配备相应的网络接入和监控管理系统。

健全气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推进电子政务和业务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提升气象业务应急冗余备份能力,升级网络安全设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六)气象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达标工程,实施国家级台站基础设施和业务运行环境综合改善,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业务承载能力,保障气象业务服务、通信网络和装备运行环境稳定可靠。实施县级气象台站综合改造攻坚建设,推进富民县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满足气象高质量发展需求。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细落实

坚持党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凝聚各方力量,强化规划实施的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确保规划高质量有序实施。

(二)加强制度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气象服务、业务、科技创新和管理等关键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完善气象协同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成果。加快推进气象法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气象法律、法规、标准等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作用。

(三)加强财政保障,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巩固和提升公共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拓宽社会投入多元化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协调,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保障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监督检查,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定期评估与重大工程项目绩效考评。规范气象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


附件1

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工程项目表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建设内容和规模

资金预算(单位:万元)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1.精细化智能化气象灾害监测网

升级改造1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个高空气象观测站。建设1个市级、9个县级应急气象保障车载系统。完成14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换代。完成昆明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改造,建设9X波段天气雷达。推进相控阵天气雷达示范应用,完成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建设,开展雷达观测新技术研究,提升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部署12套北斗导航水汽垂直观测系统,建设1个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建设5部地基风温廓线雷达系统,补充昆明风、温、湿、压等要素垂直观测。建立遥感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开展滇池水域蓝藻水华、森林火险、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评估及应用服务。在重点危化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布设雷电监测设备,建成106个地面大气电场仪,升级2个二维闪电定位仪,实现雷电监测乡镇街道全覆盖。搭建智能化雷电监测实况服务系统,实现雷电智能识别,研发集成闪电定位、大气电场、雷达与卫星等多种观测资料的新一代雷电预警系统,提升雷电预警能力。

7894

2.昆明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建成1个市级和9个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实现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

3580

3.气象灾害风险防控系统

组织开展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台风等9种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区划,建立市、县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和气象灾害风险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基于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阈值指标和承灾体脆弱性特征,建立分灾种定量化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

1120

4.精细化智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构建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一条链”,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产品“一张网”,打造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一平台”,切实提升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能力。

200

5.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系统

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新建42个重大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站点,提高山洪地质灾害精密监测和精细化预警服务能力。

84

二、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加强气象部门与社会企业协同,发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增强小农户抵御气象灾害风险能力。继续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示范点。

2590

2.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升级现有5个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30个农业生态气象观测站和9个自动土壤水分站,构建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气象专业监测网。加强卫星遥感数据在农业气象领域的分析利用,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完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建立“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模式。拓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质量溯源,为农产品灾害性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603

三、美丽昆明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大气污染防治气象监测服务系统

建设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完成昆明市大气成分观测设备的升级更新,开展城市边界层大气成分垂直结构观测和温室气体跟踪监测,建立大气环境精细化网格数据分析平台,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气候分析预测和污染天气潜势预报等关键技术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规划、工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360

2.滇池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服务系统

建设滇池保护治理气象综合观测站网,新建1部滇池流域强降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2套湖面综合生态气象监测站、40套滇池流域自动气象站,完成滇池保护治理业务服务应用环境升级改造。建设2个滇池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站,配备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梯度观测系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开展滇池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环境要素的梯度观测。新建滇池保护治理蓝藻气象遥感监测及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气象数据保障能力。

1250

3.生态保障型人影作业能力建设

在雹灾多发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主产区和生态重点保护区优化调整地面固定作业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改造11个固定作业点。深化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示范,建设4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示范试验作业点,装备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环境信息采集器。提升现有地面固定作业点安全等级,推进火箭、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更新改造。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3145

四、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康养气象支撑体系

建设空气负氧离子观测网,新建19个负氧离子观测站。挖掘地方特色气候资源,开展人居适宜度分析评估,加强气候宜居评价服务,创建昆明全域“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国家气候标志。开发关系民生福祉的系列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宜居气候、康养气候、度假气候等指标研发及监测评估。

1650

2.旅游气象服务监测预警平台

在昆明3A级以上景区和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重点区域建设33个气象观测站点。构建旅游气象服务平台,研发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旅游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推动建设国家气象公园、避暑胜地、避寒胜地、特色气候景观等系列昆明特色气候生态旅游品牌。

660

3.交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在昆明市高速公路建设4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站点间距50公里,在浓雾多发、易结冰路段,加密布设观测站点,站点间距设置不大于5公里。实现交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与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间的及时共享。建立交通气象灾害预报业务指标体系,开展基于影响的精细化交通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服务。

1140

五、气象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工程

气象业务信息系统云化工程

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升级改造市县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业务、服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云部署。提高气象业务网络通信能力,“市—省”、“市—县”气象网络带宽分别提升至400Mbps200Mbps。推进5G通讯在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应用,配备相应的网络接入和监控管理系统。健全气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推进电子政务和业务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提升气象业务应急冗余备份能力,升级网络安全设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640

六、气象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推进国家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达标工程,实施国家级台站基础设施和业务运行环境综合改善,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业务承载能力,保障气象业务服务、通信网络和装备运行环境稳定可靠。实施县级气象台站综合改造攻坚建设,推进富民县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满足气象高质量发展需求。

3900

资金预算合计

28816


附件2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

附件3


名词解释

1. 互联网+气象: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气象事业之中,给气象事业注入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创新力和生产力。

2.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设备连接。

3.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平范围较小,生命期较短的天气系统。一般把水平范围在几百米到二、三百公里,生命期几十分钟至二、三小时的天气系统,称为小尺度天气系统,例如积雨云、龙卷等;水平范围为几十至二、三百公里,生命期约一到十几小时的天气系统,称为中尺度天气系统,如飑线、对流单体、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龙卷、下击暴流等,常常引发暴雨、冰雹、龙卷、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4. 地面气象观测:借助仪器和人工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

5. 多普勒天气雷达:基于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大气中水成物粒子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等信息的天气雷达。

6.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通过发射水平和垂直两种线偏振方式的电磁波并接收经过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后向散射的电磁波,反演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的偏振物理属性的雷达。

7. 气候区划:以气候区域分异规律和各地气候特征为基础,将特定地域气候按特定指标体系和标准划分气候区的过程。区划方法与方案因空间范围、尺度和划分目的而异。

8. 气候品质认证:用表征农产品品质的气候指标对农产品品质优劣等级所做的评定。

9. 大气边界层:亦称行星边界层,是指受地球表面影响、湍流输送起重要作用,并导致气象要素日变化显著的低层大气层。

10. 风廓线雷达:是通过向高空发射不同方向的电磁波束,接收并处理这些电磁波束因大气垂直结构不均匀而返回的信息进行高空风场探测的一种遥感设备。风廓线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能够探测其上空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具有探测时空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11. PM2.5、PM10:是对大气中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颗粒物的称呼,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PM10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

12. 6要素观测:一般指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气压等6种气象要素。

13. 高空气象观测:借助仪器对自由大气中各高度的气象状况进行观察和测定。


相关解读:

1.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2.一图读懂《昆明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1. 政策看不懂?政府来解惑!如果您对昆明市出台的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留言提交给我们。我们将及时为您解答。

2. 如果您有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诉求,请移步“互动交流 ”栏目选择对应的渠道提交。

3. 您所提交的个人信息仅用于“我对政策有疑问”结果反馈,市政府门户网站承诺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 留言内容:
500/500
* 手机号:
*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提交留言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返回顶部